金融的下一程,从信任到智能 —— 来自 KBW、TOKEN2049 与上海区块链周的思考

在过去的一个月里,区块链盛会接连不断,我们相继前往首尔、新加坡和上海。对 exSat 来说,这不仅是一段忙碌的行程,更是一场关于未来金融形态的深度探索。

无论是银行服务的重构、现实资产的上链,还是支付体系的革新,我们都在与全球同行的交流中看到:真正的变革不只是技术的更新,而是让银行、资产与支付重新联结,为全球用户带来更自由、更智能的金融体验。

KBW:当“银行”走上链

在首尔的 KBW2025,我们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了讨论:在区块链与 AI 的时代,银行应当被如何重新定义?行业的共识正在形成——未来的银行,不只是资产的存取平台,更是价值自由流动的基础设施。

exSat 首席商务官 Sistine 在 HashKey、Kraken、Chainlink 主办的“Crypto Mass Adoption”论坛圆桌讨论中指出,RWA(真实世界资产)上链的核心,不仅在于“上链”本身,更在于打通链上金融与现实世界的边界。这正是 exSat 一直在实践的方向:将 RWA、合规托管与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结合,让传统资产真正拥有链上流动性,成为推动 Web3 普及的现实引擎。

同一周,在首尔“Let’s Build”分享日上,exSat 首席增长官 Joshua 带来了一场主题为 《From 1925 to 2025: Think Different About Banking》 的演讲。

他从「1925 到 2025」的时间跨度出发,反思了银行体系的结构性问题:一百年前的银行以信任和稳定为核心,一人、一职业、一家银行的服务模式。而在 2025 年的今天,我们的生活早已数字化、资产早已跨界,但银行体系,却仍停留在百年前的逻辑里。Joshua 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——在当下的金融世界里,技术的进步并没有真正改善我们的体验。

  • 想查看所有资产?你可能需要登录不同的银行、券商、加密平台,各账户之间数据不互通,难以一览整体资产状况;
  • 想优化资金配置?往往得在多个平台间手动操作,缺乏统一的资产配置与自动化管理工具来协助决策;
  • 想消费加密资产?流程依旧繁琐,需要先兑换再转账,无法像电子支付那样即时顺畅地完成交易;
  • 想获得专业投资建议?多数金融机构仍以资产规模划分客户,普通用户难以获得真正个性化、策略化的财富管理服务;

为了解决这些痛点,exSat 提出了未来银行的两大愿景:其一,让普通用户也能获得媲美机构投资者的收益回报,“赚钱要更聪明”;其二,给予每个人投资任何可交易资产的自由,“投资要更容易”。基于此,我们正在构建一个统一账户体系 —— 一个打通银行、投资、交易与支付的智能账户体系。在这个体系中,用户只需一个账户,就能轻松查看、管理并配置所有资产 。这一体验依托于以合规托管与 MPC 多方签名构建的“资产安全”基础,以及由 AI 与大语言模型赋能的“智能决策”体系,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策略建议与风险管理,使投资与支出更加高效智能。

“银行的未来不在于做更多事,而在于让复杂的金融变得更简单、更智能、更以人为本。”

这也是我们在 KBW2025 交流中强调的观点:利用链上技术和 AI,让每个普通用户也能够享受专业级的财富管理和支付体验。

TOKEN2049:让现实资产找到链上的生命力

结束首尔行程后,我们来到了新加坡,参加 TOKEN2049 期间的 RWA Lounge 交流活动。探讨“现实资产如何真正链上运作”这一主题。

exSat 首席增长官 Joshua 分享了我们的实践经验:过去一年中,RWA 已成为连接链上与链下世界最具潜力的桥梁,但真正的挑战,不在于“上链”本身,而在于如何让资产在多链环境中合规、安全、自由地流动 。我们认为,RWA 的意义在于让现实世界的价值获得新的链上表达方式。这需要在监管、身份验证与流动性之间取得平衡:资产必须具备可验证的来源与透明托管机制,同时不应被锁死在单一生态中。只有持续被使用的资产,才能真正“活”在链上。

与此同时,我们也在探索 CeDeFi 模式下的创新路径。在 TOKEN2049 期间,exSat 团队与 OKX 创始人徐明星就 CeDeFi 基础设施与合规资管的深度协作进行了对话。通过与 OKX 及渣打银行迪拜分行的合作,我们正在打造一条融合合规托管与链上效率的新型 CeDeFi 路径,让资产管理机构在安全与收益之间获得新的平衡。

CeDeFi 为 RWA 的合规上链提供了更稳健的制度与技术支撑,也让现实资产的流动更高效透明。在这一基础上,exSat 推动合规资产上链的实践,与复星财富控股合作,将香港市场的 RWA 股票引入链上资产体系。通过这一探索,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兼顾安全性与开放性的全球资产通道,让传统金融的价值在多链生态中以更高效、普惠的方式流动。

上海区块链周:支付的下一站

十月的上海区块链国际周,我们受邀参加由 BlockSec 主办的专题讨论“支付科技创新——区块链金融科技应用新场景”,与金融科技与 Web3 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区块链支付的未来图景。讨论中,exSat 首席增长官 Joshua 强调:在数字经济时代,支付的便捷性与开放性是决定用户体验的核心要素。“支付不该是区块链世界的瓶颈,而应是它走向主流的桥梁。” 为此,exSat 正在构建一个支持多种加密货币与数字资产的统一支付网络,让“加密支付”真正走进日常生活。

例如,我们已经推进了支付板块的落地:9 月份发布的 exSat Card 无需 KYC 支持 12 种法定货币,用户可以直接用账户中的加密资产余额进行消费,实现“把链上收益变成可支出的支付能力” 。未来,我们还将推出更多支付新玩法,并将 Cards 模块演进为一个包含余额生息、支付与交易的完整体系 。这一系列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堆叠,而是对“链上银行”理念的具体实践:支付作为金融服务的入口和出口,其体验决定了加密经济的落地深度。我们相信,真正的支付自由,不仅是让资产能流动,更是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使用这些价值 。

让银行回归服务本质

2025 年的秋天,对 exSat 而言是一个充满思考与行动的季节。从首尔到新加坡再到上海的持续交流,再一次证明:银行业的变革,不只是技术升级的问题,更是对“服务”初心的回归与重塑。

百年前的银行以信任与稳定为核心,今天,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融入“开放”和“智能”两大要素。未来的银行应当让每个人都能便捷、安全地管理自己的财富,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参与经济活动。而 exSat 正在通过打通资产管理、投资与支付的全链路解决方案,朝着这一愿景不断前进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Back To Top